幼兒園老師提示:有些話,不要對孩子說!
來源:育棟教育
時間:2019-04-03
點擊:183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著重要的作用,可現(xiàn)實情況是很多父母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,很多時候一時著急脫口而出的一些話對孩子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影響,育棟七巧板為您總結(jié)一下這些“無心之話”希望對您的幼兒育兒方法有一些正面指導作用:
01 你怎么這么笨啊
都說陪孩子寫作業(yè)是檢驗親子關系的試金石,孩子因為那些“簡單”的問題而不斷犯錯時,這句話總會被父母脫口而出,也許只是一時的氣話,在孩子看來,等于是父母對自己的否定,進而產(chǎn)生自我否定,長此以往,孩子開始逃避學習,影響學習成績。父母總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學習情況,殊不知在您看來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,對于孩子來說,真的是有困難的,畢竟孩子是第一次接觸這些,而我們因為長期的積累,這些問題真的是簡單的,所以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孩子也應該信手拈來。
02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優(yōu)秀
“別人家”的孩子永遠是童年的噩夢,父母總是用別人家孩子的優(yōu)點來比較自己孩子的缺點,并要求孩子按照這樣的“參照物”提高自己。須知每個孩子都是一處獨一無二的風景,每處風景都有自己的特色,不要流連于某一處風景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患得患失,看到孩子的優(yōu)勢與長處,讓孩子按照自己舒服的姿勢成長,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。
03 要讓著弟弟(妹妹)
當孩子努力守護自己心愛的東西時,父母的這句話通常讓孩子不知所措,在不情愿中將自己心愛的東西拱手讓人。對于父母來說,孩子就應該“懂事”,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,不論這件東西對你來說有多重要。無論孩子年紀如何,他們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擁有自己的意志,父母應該做的是守護這份意志,而不是以你是哥哥(姐姐)這樣蠻橫的理由搶奪孩子所愛。
04 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
似乎大多數(shù)的父母都想將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但頑皮是孩子的天性,他們不愿意按照父母的要求循規(guī)蹈矩,這個時候,一句“不要你了”就能將孩子治理得服服帖帖,父母在得意于自己的權(quán)威時,卻忽視了孩子臉上的恐懼,當不安全的想法在孩子心中蔓延成長時,對孩子的心理打擊超乎想象,孩子天生是樂觀的,請不要用這些惡毒的話改變孩子的認知。
05 我說不行就不行
“我說不行就不行,沒有那么多理由!”當父母吼出這句話時,伴隨的往往是不耐煩。也許在他們看來,孩子的要求太幼稚或者根本就不合理,必須拒絕。可他們卻從沒想過換一個方式,一個孩子可以更好接受的方式。歸根結(jié)底,還是父母缺少必要的耐心,可對于孩子,沒有耐心怎么能行呢?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被拒絕,不是比這樣強壓更好嗎?
06 你到底在搞什么鬼?
一個不留意,孩子就可能干了一件你意想不到的事,而且通常這件事還不是什么好事,所以“一句你到底在搞什么鬼?”就會被父母帶著怒氣脫口而出,盡管這個時候其實他們并不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干,我們似乎習慣了只看結(jié)果,從沒想過去追究一下一件事情發(fā)生的原因。有時候孩子當真只是相幫父母做一些事情,只是好心辦了壞事而已,不得不承認這種情況會很少,但不能因為“大概率是孩子干了錯事”而直接全盤否定孩子。先不要急著吵孩子,問清楚原因,給孩子表達的機會,孩子從中得到的收獲,也許超乎你的想象。
07 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?
也許只是一句玩笑話,考驗一下孩子的表達能力或者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,對于孩子卻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,尤其是那種孩子說出“都愛”的時候,接下來再說一句:“只能選一個哦”,全然不顧孩子的不知所措。就像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的那些“鍵盤俠”們,非對即錯,非黑即白,只能有這樣極端的答案,不可能有中間選項。孩子還不能很好的區(qū)別去我們話中有多少玩笑的成分,別讓復雜過早的影響了我們的孩子,讓孩子做回“簡簡單單”的孩子。
08 為了……,你一定要……
孩子,為了媽媽,你一定好好好學習;為了爸爸,你一定要努力!請問,孩子是為了誰而活在這個世上?每個父母都想將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,希望孩子長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樣子。我們將自己對生活的無力傳遞給孩子,希望孩子彌補自己的遺憾,希望孩子喜歡自己的喜歡,厭惡自己的厭惡,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奔跑不停,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的思想,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(jié)奏走好每一步,不是挺好的嗎?
09 你要是不好好學習,以后就只能……
“看到那個服務員了嗎?你要是不好好學習,以后就只能像他一樣給人端盤子了”;“你要是不好好學習,以后就只能……”當我們將這種對職業(yè)的偏見傳遞給孩子的時候,孩子就對這些職業(yè)產(chǎn)生偏見,也許我們的初衷只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,但我們的話卻讓孩子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觀。不同的人從事著不同的職業(yè),也許真的有學習的因素影響,但不應該說從事不同職業(yè)的人有高低貴賤之分,我們教孩子“生而平等”,但我們的言行又告訴孩子“人生而不平等”,當孩子指著比你更成功的人問你:你是不是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?你要如何向孩子解釋?
10 別煩我,走開
很多時候,孩子總會在父母焦頭爛額的忙于一件事的時候纏著父母,為了能夠?qū)W⒂谧约旱氖虑椋ǔ眠@樣的話趕走孩子。也許孩子不懂事,不知道父母有很多事要做,但他們的出發(fā)點只是為了與父母多親近,這樣的話傷害了孩子,破壞了親自關系,影響家庭和睦,孩子的執(zhí)著通常換回父母的不耐煩,放松心態(tài),讓孩子明白父母為什么不能陪自己,對孩子來說,也是一種成長。
孩子是一個個快樂的天使,是上天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,希望父母在日常的育兒過程中,多想想自己的不足,不要讓孩子的童年中留有太多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