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彩竞彩官网/冰岛足球怎么样/球探即时比分足球比分1004无标题/今日赛事预测分析

你的“鼓勵”正在影響孩子的成長!

來源:育棟教育

時間:2019-04-01

點擊:183

相信有了孩子之后,寶爸寶媽們都有帶著孩子到醫(yī)院或者社區(qū)服務(wù)站驗血或者打疫苗的情況。面對那“可怕”的針頭,每個孩子都會害怕并強烈抗拒。這個時候,稍加觀察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面對這種情況,很多家長都會面帶微笑著“鼓勵”孩子:寶寶別怕,打針一點也不疼,一下就好了。看似在安慰孩子,讓孩子配合醫(yī)生,也可以快點結(jié)束這樣的恐懼,可不知他們有沒有想過,這樣的做法看似在安慰孩子,實則是對孩子撒謊,透支孩子對自己的信任。

不要說尚顯年幼的孩子,就是很多大人,在面對打針的時候,依然會有一些緊張或者抗拒。當我們用謊言欺騙孩子,讓孩子聽話的打過針后,那真實的痛感會告訴孩子:爸爸媽媽是在騙我,真相跟他們說的一點也不一樣,真的很疼!

怕疼是人的天性,沒有人喜歡疼痛的感覺,可現(xiàn)實的情況是,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的度過自己的一生,誰都有面對病痛的折磨的時候,進而不得不走進醫(yī)院,接受治療。孩子因為抵抗力稍弱,進醫(yī)院的頻率要比成人多一些。生病讓孩子難受,可面對那明晃晃的針頭,如果連自己最信任的父母都會欺騙自己,那孩子該如何再去相信周圍的人和事?

不能否認,父母的出發(fā)點是好的,他們只是想讓孩子配合醫(yī)生的治療,讓孩子盡快結(jié)束恐懼與痛苦,卻沒有想到這樣說對孩子造成的傷害。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,父母完全可以鼓勵孩子勇敢面對,告訴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健康,告訴孩子,打針會痛,鼓勵孩子勇敢面對。“孩子,你的身體被病毒欺負了,我們需要打敗它們,可能會有一點疼,爸爸媽媽會陪著你,相信你一定會堅強的,對嗎?”

“孩子,打過疫苗之后你就會健健康康的不生病,可以快樂的和小朋友玩,勇敢一些,好嗎?”雖然這樣的話并不能完全消除孩子的恐懼,孩子依然會抗拒,但孩子也會知道,爸爸媽媽是為自己好,打針雖然疼,但打過針之后身體會更健康。打過針后,對孩子進行及時的鼓勵,讓孩子知道,自己直面恐懼,是一個勇敢的孩子,增加孩子的榮譽感,這樣不是更好嗎?

生活中有父母有太多對孩子的“鼓勵”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消極的作用:孩子,你是最聰明的,一定能考第一名(給孩子過大壓力),這個藥可好吃了,不信你嘗嘗(透支孩子信任),等等這些言行都會對孩子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。育兒從來不是一件想當然的事情,我們所認為對的,也不一定就是對的,多反思一下自己日常的言行,對于自己,對于孩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
留言列表

育棟七巧板由張柯老師主編,是國內(nèi)一家以七巧板傳統(tǒng)
文化和現(xiàn)代幼教相結(jié)合的形式進行研發(fā)和推廣的幼兒園特色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