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彩竞彩官网/冰岛足球怎么样/球探即时比分足球比分1004无标题/今日赛事预测分析

“不要你覺得,我要我覺得”,當心你的干涉扼殺了孩子的創意

來源:育棟教育

時間:2019-08-22

點擊:183

“教育從來沒有所謂的絕對性”……


奉勸廣大的家長,不要整天把“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,就聽我的,沒錯的”這樣的話掛在嘴邊。生活中,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:當孩子滿心歡喜的拿著自己創造的作品來與你分享自己的喜悅,在我們肯定孩子努力的同時,卻總喜歡順便以“過來人”的身份指出孩子作品中那些所謂的“錯誤”--這個樹怎么能是藍色的呢,你見過藍色的樹嗎?你看看,這個蝴蝶畫得一點也不像,蝴蝶怎么會這么大呢?等等等等,不一而足。當孩子們想要爭辯時,我們作為長輩的范兒即使就起來了:不要再說了,聽我的,沒錯的,我這也是為你好,去,修改一下,按照我的要求來!不知這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是否從孩子的角度考慮過問題。


3-6歲是孩子創造力培養的最佳時期,創意應該是孩子對自己身邊這個世界的最直觀的反應,并不是家長和老師指導改正出來的。在孩子的這個年齡階段,父母對孩子過分干涉是非常危險的行為,會扼殺孩子的創意于無形,甚至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。孩子的思維意識里沒有成人那么多規矩與條條框框,在他們眼里,太陽可以是藍色的,風是可以有形的,花朵中住著精靈,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星星……

太多的父母總是以“愛”的名義去做著干涉孩子的事情,過分干涉孩子,代替孩子成長,從不承認干涉孩子,但包辦代替卻隨處可見。社會是現實的,我們的孩子需要有機會接觸到社會的各個方面,從而學會如何應對,而不是按照家長的所謂“經驗”,盡量去避開它們。


很多家長喜歡干涉自己的孩子,覺得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預設的方向走,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,可他們沒有想過,孩子要走的路,只能由孩子自己選擇,家長過度的干涉,只會破壞孩子的靈性,讓孩子茫茫然不知所措,對孩子成長沒有任何的益處。

當我們面對孩子的作品時,為什么不能先問一下孩子的想法呢?也許,當聽到孩子的解答時,您會發現,原來自己的孩子眼中的世界竟然如此的精彩紛呈。所以,放下所謂的經驗與教條,不要再按照我們的思維方式,去看待孩子那些在我們看來“奇奇怪怪”的想法。也許,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里面,正蘊含著將來改變世界的種子。

所以,從今天起,讓我們做一個聆聽者,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,肯定我們的孩子,讓孩子那些小小的“創意”迸發出無限的可能吧。


本文來自于幼兒教育網-育兒常識http://www.zgyejy.net/article/type/36-1.html



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
留言列表

育棟七巧板由張柯老師主編,是國內一家以七巧板傳統
文化和現代幼教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研發和推廣的幼兒園特色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