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教育如果僅僅靠老師,就太耽誤孩子了
來源:育棟教育
時間:2019-04-04
點擊:183
2019年全國兩會,一份《關于進一步促進家庭教育發展的提案》備受關注。與此同時,人大代表也提出建議,呼吁將家庭教育納入法制化發展軌道。
家庭教育之所以頗受關注,或多或少跟當下一些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,把教育的所有責任,都推給學校、推給老師有點關系。
很多家長以為,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,教育就主要在學校,責任就主要在老師了,自己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卻關注甚少。但是,有些教育,父母不盡責,老師真的無能為力!
任何教育,沒有家長的參與,如果單靠老師,那就太耽誤孩子了,所以我們要認識到孩子教育中家長的重要性,才能讓孩子受到完整的教育!通過以下幾點,我們也能夠看出家長教育的不可或缺性!
孩子上幼兒園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,甚至敢跟你頂嘴了——這是你沒做好規矩教育,把孩子慣的。
記住,對孩子的缺點要對癥下藥,尤其是對原則問題就是不能讓步。譬如,作業完不成,就是不能睡覺;關上電腦,就是不許玩游戲。
請你一定記住,五六歲開始,如果你舍不得對孩子說“不”,到了10幾歲,你就不敢對孩子說“不”了。不要埋怨孩子不聽話,你在孩子幾歲的時候,就埋下了隱患。
還請你記住,老師管不了沉重的逆反心理。學生往往怕老師,但是孩子不怕你,就是因為你沒有制定讓孩子尊重并且畏懼的規矩。
2 讀書的興趣讀書的興趣,是從小時候開始的,兩三歲的時候,孩子就該看書了。此時,孩子愛不愛看書,跟父母的表現有直接關系。家里的書多,孩子就讀得多。
家里沒什么書,孩子就不喜歡讀書,父母沒給孩子傳承給愛讀書的習慣,孩子怎么愛讀書呢?孩子從記事起,對父母讀書就沒印象,孩子只能模仿讀書以外的事情。
請你記住,不要試圖通過老師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。習慣應該是家長培養的。家長做出表率了,孩子就會以家長為榜樣。
如果你忙于生計,沒空讀書,那好,將來你的孩子在知識面上就會有缺陷,在認識能力上就會有差別,將來寫文章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。
3 快樂教育如果家長一直以為孩子上學很辛苦,一直以為國外教育多么好,多么優秀,國外孩子沒有作業,可以無拘無束 ,除非你現在就把孩子送到國外,要么就不要有這種育兒理念,因為你改變不了中國的教育大環境,你這樣的想法最終是害了孩子。
請你記住,快樂教育不是你一個家長可以做到的。孩子從小接受了你的快樂思想,可是在大環境下沒有志同道合的同伴,沒有老師的鼓勵和表揚——因為他與大家背道而馳,老師不可能天天表揚他。
那么,這樣的他其實并沒有快樂,他就會變得孤獨、偏執、逆反,一旦你發現了這些現象,那就后悔莫及了。
4 爭勝心如果家長信誓旦旦地要求孩子奪得某個名次,并且為孩子的學習付出關注和代價,那么,孩子的成績,距離家長的目標,差距就會越大。
家長必須給孩子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,一個努力之后可以得到進步的目標,然后鼓勵孩子去努力。如果孩子因為學業的懈怠而導致成績下滑,此時,適當的懲罰,寫檢查都是可行的。
請你記住,父母的心氣高,孩子的斗志才高,這種遺傳的氣質,不是老師教的。
家長愛衛生,孩子也就愛衛生。家長樂于助人,孩子也就助人為樂。
要想讓孩子成為高尚的人,家長的行為絕對不能卑劣。
請你記住,老師教給孩子的多是課本的知識,課本以外的,尤其是生活習慣,做人道理等等,家長永遠是孩子的每一任老師。
6 孩子細節上的管理有些孩子做作業磨蹭,有些孩子做作業馬虎,有些孩子總是在最后時候才想起趕作業。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家長嬌縱出來的。
家長要學會督促孩子,利用邊角縫的時間,早早地完成作業,免得孩子最后搞突擊。尤其孩子在小學階段,家長必須要培養孩子盡早完成作業的好習慣。
你遷就孩子就等于坑害孩子。
完成作業了,剩下的時間,孩子可以讀課外書,可以休閑。如果你有心,可以讓孩子讀書,多豐富自己的頭腦,而不是與孩子一起抱怨,更不是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師或者學校。
請你記住,老師只管布置作業,管不了你家孩子什么時候完成作業。
好的學習習慣,是家長培養的。
7 遵守交通規則 培養安全意識無論老師囑咐了多少遍,總是有些學生在放學路上違反交通規則。對孩子安全規則的教育,必須從娃娃抓起。
家長別闖紅燈,別抱僥幸心理,遇到孩子有亂跑亂竄的行為,必須要嚴加訓斥。家長不亂闖紅燈,就是給孩子做表率。
請你記住,老師只負責校內的安全,管不了路上的交通。
一旦你家孩子因違反交通規則而受傷,你將會心疼一陣子,乃至一輩子。
8 給孩子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請你記住,家庭的和睦,比任何教育都重要;家庭的學習氛圍,就抵得上一個優秀的老師。
不要在孩子面抱怨,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,不要在孩子面前抵毀他人,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對老人說三道四,如果那樣,將來的您,也許就會飽受孤獨之苦。
家長和老師在一起并肩“作戰”,不是一加一等于二,而是一橫一豎結合在一起,給孩子十倍、百倍的力量,幫助他成長。
“教育”二字,包含著“教”與“育”,老師教授知識,家長養育孩子,不管何時,老師和家長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,責任與使命始終是相同的,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。
所以說,只有家庭和學校“并肩前行”,形成一種整合優勢,孩子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與各位家長共勉!
上一篇:孩子的童年需要有故事才算完整!
下一篇: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想去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