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彩竞彩官网/冰岛足球怎么样/球探即时比分足球比分1004无标题/今日赛事预测分析

親子教育——原來超市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!家長們千萬別錯過……

來源:育棟教育

時間:2019-05-17

點擊:183

  昨天,小編逛超市時看到這樣的場景:
  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坐在購物車中被媽媽推著逛超市。經過散稱零食區域時,小男孩趁媽媽不注意,抓起一顆糖就麻利地剝開往嘴里塞,糖果紙隨手扔在購物車中。后來,每經過一個零食點他都會順手抓幾個,孩子的媽媽看到后,只是輕輕地責怪了幾句,并不以為意。
  這樣的場景各位家長碰到過嗎?其實,一個孩子,乃至一個家庭的教養,往往就是在超市這種公共場所中體現出來的。對孩子而言,超市就像一本鮮活立體的教科書,有的孩子在這里學會了排隊和禮讓,而有的孩子卻學會了亂嘗東西和插隊加塞……

  陶行知曾說過:“生活即教育?!焙偌磳⒌絹?,好好利用每一次去超市的機會,帶孩子做下面這些事情,你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哦!

  1.陪孩子列購物清單
  帶孩子逛超市,最令家長頭疼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任性。孩子天性愛玩,進入超市后,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,常會興奮得像脫韁的小野馬,亂跑亂竄或者隨意拿自己喜歡的東西。
  家長在去超市前,不妨與孩子一起列一份“購物清單”,約定好哪些東西能買,哪些東西不能買。購物過程中,把清單交給孩子保管,每完成一項,讓孩子用筆劃掉一項。這樣有計劃、有目的地購物,既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,減少孩子在超市“撒潑打滾”的現象,也能培養他們做事的條理性,有助于孩子養成高效學習和工作的好習慣。
  2.認識和尋找相關物品
  超市里集合了形形色色的商品,挑選物品的過程也是向孩子傳授生活技能的好時機。比如,超市一般會對商品進行分區,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介紹各個區域對應哪些物品;在同一個貨架的同類物品中,也可以教孩子描述和分辨物品之間的差別;商品的色彩、包裝、柜臺擺放方式也是很好的創意教材,可以引導孩子去發現商品美學和生活美學。
  帶孩子逛超市時,我們可以先根據購物清單,讓孩子確認物品所屬的類別,然后讓他們自己思考和設計最佳路線,先去哪個區,再去哪個區,怎樣用最快的時間找到商品;如果找不到,如何禮貌地向導購員求助,明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。這樣的訓練過程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,還能增強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。
  3.學會自己結賬購物
  去超市購物,也是很好的財商教育活動?,F在超市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多樣化,刷卡、微信、支付寶等方式雖然快捷方便,但是帶孩子購物時,請家長盡量使用現金結賬,因為這可以加深孩子對金錢的基本認識,懂得物品價值的衡量、商品的流通都與貨幣息息相關,為培養孩子的財商打下基礎。
  每次去超市,家長們可以和孩子玩“認價簽”的小游戲,鼓勵他們學會看商標價格,以了解各種零食、玩具等物品之間的價格差異。如果孩子已具備一定的金錢意識,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數額的金錢,讓孩子通過簡單的計算和取舍后,在預算內選購自己喜歡的東西,逐步培養他們科學的金錢觀和理財意識。
  4.教孩子遵守購物規則
  在超市購物時,我們常??梢钥吹竭@樣的“熊孩子”:在購物通道上追跑、打鬧或者大呼小叫,把購物車當玩具在人群中推著“橫沖直撞”,將貨架上的物品隨意打亂甚至扔到地上……這些看似無心的“小搗亂”不僅會增加超市工作人員的工作量,還會影響他人購物,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。
  超市不僅是購物的平臺,更是培養孩子講規則、懂禮貌的課堂。作為父母,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地引導孩子文明購物,因為這體現的不僅是個人素養,更是一個家庭的教養?!皼]付錢的東西不能拿”、“動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”、“排隊時不能亂插隊”、“推購物車時,要遵守‘交通規則’”等等雖然只是超市里的規矩,但一個在超市表現良好的孩子,未來也必定更能適應學校和社會的生活!
  5.讓孩子學會分擔
  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會干家務、不體諒自己,但事實往往是,我們很少給孩子這樣的機會。購物結束時,家長不妨拿出一個小朋友的專屬購物袋,放一些比較輕的物品分給孩子提。這樣既能幫助孩子鍛煉身體,也可以給孩子帶來一些成就感,他們日后的參與熱情也會更高。
  購物回家后,物品的歸位和整理也可以讓孩子全程參與,比如哪些物品放冰箱、哪些放櫥柜等等,這些雖然只是日常小事,但如果尊重孩子,把他們當成家庭的一員平等溝通,就能夠增強他們的“主人翁”意識,有效培養他們的責任感。

 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內容來源網絡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!
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
留言列表

育棟七巧板由張柯老師主編,是國內一家以七巧板傳統
文化和現代幼教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研發和推廣的幼兒園特色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