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彩竞彩官网/冰岛足球怎么样/球探即时比分足球比分1004无标题/今日赛事预测分析

幼兒園的開放日,家長到底看什么?這些事你必須知道!

來源:育棟教育

時間:2019-05-07

點擊:183

  寶貝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?
  和別的小伙伴能否友好相處?
  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?
  老師對孩子是否耐心友善?
  ……
  寶貝入園后,這些“日常小煩惱”仿佛一道甜蜜的傷,一面宣告著孩子的成長,一面又讓人焦慮不安。為了解決家長們的這些擔憂和困擾,幼兒園一般會定期舉行開放日活動,讓各位寶爸寶媽有機會重返幼兒園,“眼見為實”地感受孩子的生活點滴。

  然而,真實的幼兒園開放日現場,家長們到底在看什么?小編經過多次實地觀察,發現參與活動的家長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,歡迎對號入座!

  1.拍照記錄型
  ●“孩子看鏡頭,笑一個!”
  ●“寶貝真棒,來合個影!”
  解讀:這類家長全程開啟拍攝模式,用心記錄孩子在幼兒園里的每一個瞬間,但是他們通常對孩子本身的關注甚于對他們游戲、學習過程的關注,因此無法對孩子的進步與變化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。
  2.關懷幫忙型
  ●“地上臟,別趴地上了。”
  ● “這個積木不是這樣玩兒,媽媽幫你!”
  解讀:這類家長愿意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,但他們對游戲中孩子的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,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簡單粗暴地介入孩子的游戲,比如用成人方式指揮孩子或過度關注孩子活動中“衣服臟了”、“小心摔跤”等瑣事。
  3.冷漠質疑型
  ● “老師,孩子怎么都是在玩呢?”
  ● “老師,我覺得這樣不太對吧!”
  解讀:這類家長可能因為認知偏差而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存在質疑,比如過于擔心孩子在游戲中的安全,而忽略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哪些方面的發展;無法理解幼兒園不教孩子拼音、識字而否定了幼兒園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價值等。
  4.認同理解型
  ●  “感謝老師的貼心照顧和細心教導!”
  ● “孩子在幼兒園里成長了很多,很欣慰!”
  解讀:這類家長能夠認同和欣賞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,他們善于觀察孩子在各種活動中呈現出來的狀態,能夠耐心等待和鼓勵孩子參與幼兒園的各種小任務,也更愿意和老師溝通交流,分享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的感受。

  以上種種,不論你屬于哪一類,小編在此溫馨提示:幼兒園的開放日絕不僅僅是讓我們過一把“孩子癮”那么簡單,它是我們參與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,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利用好這個無比珍貴的機會,學會走心地觀察孩子的成長變化以及與之關聯的整個幼兒園大環境。建議各位家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吧!

  1.了解幼兒園的活動目的
  參與體驗日活動,各位家長一定要先樹立正確的認知:走進幼兒園,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作息以及學習、生活、游戲、運動的活動情況,并從多個角度針對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,思考相應的家庭教育策略,更好地支持和協助孩子成長;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家長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,了解孩子現階段的認知特征與性格特點,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,促進孩子全面發展。
  2.捕捉每一個教養細節
  一位媽媽曾在開放日活動后分享了一個暖心的故事:她的孩子正在換牙期,吃水果時,老師特意將原本準備的半塊蘋果切成了薄片,并叮囑孩子不要咬堅硬的食物。這位媽媽看后備受感動,也更加配合與支持幼兒園的各項工作,孩子成長中的很多小問題也在家園的通力合作下迎刃而解。
  細節決定著教育的成敗。老師對孩子的一言一行是否敏感,能否及時捕捉孩子的情緒與需要,能否耐心地引導和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等等,這都是家長在開放日活動中要認真觀察與思考的。如果發現存在問題,也請各位家長用包容理解之心及時與園所進行溝通,協商解決。
  3.觀察孩子的習慣養成
  很多家長都曾有這樣的體會:孩子在幼兒園能自己吃飯、穿衣,回到家卻事事依賴父母。這是因為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是有秩序、有要求、有強大約束力的,從孩子第一天踏入幼兒園,他們就能敏感地感受到這種氛圍,并在長期的遵守過程中形成心理定勢,從而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。
  幼兒園的開放日活動也是老師向家長傳授科學教育方法的平臺,家長在活動中可以通過感受老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語言,對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、生活習慣獲取更加直觀的可操作、可借鑒的方法,并在今后的家園共育工作中學以致用。
  4.注重活動后的分享交流
  在家長開放日這個特定的活動中,家園雙方應是一種互動互助的關系。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參與者、評價者,而幼兒園也應為家長搭建平臺、提供支持、給予指導,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。各位家長可以主動把在活動中收集到的信息、個人的感受或者疑難困惑及時反饋給老師,以便更好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,為孩子創設一個健康快樂、和諧一致的成長環境。

 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內容來源網絡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!
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
留言列表

育棟七巧板由張柯老師主編,是國內一家以七巧板傳統
文化和現代幼教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研發和推廣的幼兒園特色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