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去小學化后,遇到家長質疑怎么回答?
來源:育棟教育
時間:2019-04-04
點擊:183
自從兩會之后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決心也來越大,幼兒園也把去小學化作為首要任務。原本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園以游戲的方式,通過游戲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,動手、動腦,促進幼兒身心全面、健康的發展。但是很多家長卻還是非常不理解,質疑幼兒園不教孩子知識,孩子的未來怎么能有保障呢?
最近總是有老師反饋,幼兒園在給家長貫穿去小學化的思想之后,不少家長都會抓住這個問題不放,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不到知識,以后就輸在起跑線了!老師們疲于照顧孩子,對于各位家長的問題也是焦頭爛額,每次解釋都要費一大番口舌。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就這么讓家長人心惶惶嗎?這樣一件百年大計老師該如何更好為家長解答呢?
一位優秀的幼師,在面臨一個問題時,其思考和理解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,但是如果能夠快速有效地切入問題本質,就會節省很多時間。
當家長指責幼兒園不教知識,幼師就應該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思考,此時的家長心里會認為,幼兒園不教知識就只剩下玩,孩子什么都不學去幼兒園有什么用呢?
此時幼師應該堅定立場,首先告訴家長,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是國家的教育政策。另外幼兒園禁止教數學拼音也是有原因的,因為人的邏輯思維是從6歲才開始發展的,幼兒園的孩子是具體形象思維,對于抽象的東西還無法理解,超前學習只會打壓孩子的學習興趣,讓孩子在正式學習前就討厭學習。
其次就是孩子們在幼兒園去小學化的政策下其實也能學到很多。比如孩子們用七巧板可以拼出無數的圖案,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,也發展了空間思維,對以后學數學邏輯都有很大的幫助。
幼兒園主要的活動變成游戲,但孩子不是瞎玩。孩子在游戲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。比如人際交往、語言交流、空間思維、規則意識等等。這些學習品質都可以為以后學習系統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最后老師還要告訴家長,幼兒園是孩子塑造性格的最佳時機,只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和自律的生活習慣,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好成長。所以如果仔細觀察孩子的游戲,會發現孩子學會了很多東西,幼兒園并不是什么都不教,重要的是我們大人要去發現孩子的學習。
下一篇:幼兒園手工制作教程:冰糕棍的妙用